河南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求突破
作者:
發布時間:
2022-03-10
來源:
人民日報,3月10日版,在《河南 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求突破》文章指出:“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選擇了走技術創新、做特色產品的道路,在提升研發實力上狠下功夫,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質量,產業規模、裝備水平及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列。”
創新驅動是河南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答。河南省將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十大戰略”之首,提出“要把創新作為發展的邏輯起點、擺在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河南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成立了省科技創新委員會。錨定“兩個確保”目標,河南奮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
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打造中原科研高峰
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科學院揭牌儀式舉行。河南省委、省政府將重建重振省科學院工作作為河南提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全國重要人才中心的一項重大舉措。在工作推進過程中,河南省科學院作為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根本的新型研發機構,采取“一院多區”模式,充分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制度鏈深度耦合。
重建重振后的河南省科學院正在為中原大地創新發展帶來蓬勃動力。在高端人才的精準對接上,河南省科學院與15位院士、20位領軍人才達成引進合作意向,并建立了常態化的青年人才招引機制,多措并舉招攬各路英才。在學部建設方面,基礎學部、產業學部、未來學部三大學部分別啟動了數學和化學研究所、腦科學與類腦實驗室以及集成電路、光電、先進功能材料、抗病毒生物醫藥、材料基因工程產業研究院建設。光電研究所依托國內龍頭企業,在掌握光電產業鏈中關鍵材料和器件的核心技術基礎上,聚焦延鏈、補鏈、強鏈,有望帶動河南省光電產業實現千億規模。
重構重塑省實驗室,服務國家戰略勇擔當
2021年7月以來,河南連續密集揭牌嵩山實驗室、神農種業實驗室、黃河實驗室三個省實驗室,充分顯示了河南搶抓發展機遇、打造國家創新高地的決心和膽識,也標志著河南在重塑實驗室體系、搭建一流創新平臺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
自運行以來,三家省實驗室展現出較強的集聚效應。一批國內龍頭企業、知名高校與實驗室達成合作意向。同時,實驗室也引進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
嵩山實驗室與宇通客車公司、復旦大學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內生安全關鍵技術研究,提出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的一體化內生保障方法,突破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一體化安全的技術瓶頸,形成一套內生安全智能網聯汽車的方案。
神農種業實驗室圍繞作物經濟性狀的遺傳機制解析取得進展,挖掘出多個控制小麥品質性狀的基因位點,掌握了花生單染色體涂染技術,并在染色體層面上揭示花生染色體的演化機制。
黃河實驗室研究開發的小浪底與花園口間洪水預報及極端暴雨洪水移植分析研究系統,可將洪水預見期從目前的7小時提高到20小時,計劃今年汛前投入使用。
目前,河南正在積極謀劃龍門實驗室、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和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等新一批省實驗室。
培育一流創新主體,厚植創新發展新優勢
全社會研發投入突破千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超過600億元;省財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長38%;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同比分別增長33%、28%……這是2021年河南科技發展歷程上一組亮眼的數字,刷新了河南科技創新發展的新高度。
創新離不開創新主體。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都是創新主體的中堅力量,特別是企業在創新主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河南大力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活動,支持組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優化組合、精準對接,充分調動各方資源開展企業研發。建立完善“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的梯次培育機制,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2021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8387家,同比增長33%;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5145家,同比增長28%。
全社會創新內生力量被激發,一批優質創新型企業逐漸發展壯大。河南省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選擇了走技術創新、做特色產品的道路,在提升研發實力上狠下功夫,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產品質量,產業規模、裝備水平及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列。
河南將持續緊緊圍繞“建設國家創新高地”這一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建設一流創新平臺,凝練一流創新課題,培育一流創新主體,集聚一流創新團隊,創設一流創新制度,厚植一流創新文化,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為“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的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來源: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
相關資訊
微信公眾號

抖音

SAF Coolest v1.3 設置面板 GJZSX-ZXUH-NVAFE-ZFW
無數據提示
Sorry,當前欄目暫無內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欄目或返回 首頁